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详情介绍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介绍   

关于基层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本站   发布:2015/5/18   隶属于:调研信息

【摘要】作为基层分行的一名财务人员,有感于商业银行财务内控及其合规文化培养的实践感触,围绕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建设的主题,对基层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的内涵和作用、财务合规文化缺失成因剖析及塑造路径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财务合规  合规文化  长效机制

为督促银行业加强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督,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近期中国银监会在全国金融机构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商业银行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对各项业务领域、制度流程、重点环节及内控体系等方面展开了全覆盖的排查和梳理,充分暴露和揭示了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尚存的各类隐患和漏洞。与此同时,如何“遏制违规经营”、“防控合规风险”、“建立合规长效机制”等问题再一次推至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浪尖,成为银行管理层争议的焦点以及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作为基层分行的一名财务人员,有感于银行财务内控及其合规文化培养的实践感触,围绕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建设的主题,对基层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的内涵和作用、财务合规文化缺失成因剖析及塑造路径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1、财务合规文化的概念

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当下众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财务合规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规文化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商业银行在财务合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全体员工逐渐认同和遵循的依法合规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约束和发展策略等,其核心是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

2、财务合规文化的内涵

彼鉴国内学者刘光明企业文化的分层理论,笔者将财务合规文化划分为物质、行为、制度及精神等四个层面的合规文化。如果将财务合规物质文化称为“果”,视其是行为、制度及精神文化在物质层面的折射,那么这三者就是“因”,是我们理解银行财务合规文化内涵的重心。首先从行为文化层面上讲,财务合规文化是员工在商业银行财务活动中自觉形成遵法守规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惯例等,是合规价值观在财务行为上的体现。它不仅要求人人合规,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行内的各项财务制度,而且突出了合规文化的传播更离不开高层管理人员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也就是说领导带头合规、率先垂范是银行财务合规文化建立的首要前提;其次从制度文化层面上讲,财务合规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媒介,它强调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与本行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财务政策、业务细则、操作流程及内控指引等,完善包括与财务合规相关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使财务合规物质文化显性化和固定化,以此促进精神文化的塑造;最后从精神文化层面上讲,财务合规文化包括财务价值理念、职业道德以及管理哲学等方面,是财务合规文化的精髓。它奉行银行员工在财务活动中的自觉合规意识和主动合规行为,推崇依法合规、按章办事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倡导财务合规创造价值的行为取向,逐步实现财务合规与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以及内外监管等各个环节及动态的良性互动。

3、财务合规文化的作用

发挥导向作用。正如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导向功能一样,财务合规文化通过正确财务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财务合规行为标准的建立和规范、全面财务制度体系的制定和执行以及良好财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倡导,引导全体员工在财务活动中自觉树立合规文化理念,主动遵守合规文化规范,使自己的行为与财务合规文化规范要求相一致。

发挥激励作用。通过财务合规价值观、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的普及宣传,财务合规先进人物、模范标兵的典型树立,不断提高与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员工遵章守制、依法合规的自觉主动性,从而实现自身财务行为与银行经营目标相一致,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发挥约束作用。财务合规意识和观念的形成,不是单一依赖于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惩戒,发挥震慑和制约的“硬”约束功能,更需要的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合规环境和氛围,发挥着财务合规文化的“软”约束功能,这种“软”约束更能帮助银行员工形成财务行为自律意识,使之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

二、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缺失成因剖析

此次,在银监会布置的银行业 “双遏制”专项检查活动中,通过内部自查、对下检查验证、稽核抽查和银监现场检查等多种途径,各类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性质不一的财务违规问题,包括财务权限违规(如规避审批或越权处理等)、财务核算违规(如未遵守权责发生制或故意串户核算等)、固定资产管理违规(如超标准新扩建办公用房或闲置资产浪费等)、集中采购违规(如化整为零采购或采购程序不规范等)、财务费用违规(如费用预算超支或使用“虚假发票”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银行财务违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亟需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治理。那么,为什么财务违规问题一直会屡查屡犯、令禁不止?究其原因,笔者运用行为学理论,从职业道德、动机与机会、监管态度和受罚程度等影响因素对银行财务违规行为的成因进行剖析,以期深入理解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缺失的驱动因素、探究财务合规文化建设的问题症结,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防治措施。

1、职业道德因素

道德是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综合。职业道德是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综合。身为财会人员的银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理应遵循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强化服务等基本职业道德内容。如果员工的职业道德受到侵蚀,其财务行为的规范性难免不会受到威胁。既然受损的职业道德会危及到财务行为的合规,那么导致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又有哪些?笔者从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合规意识的淡薄。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员工不认真学习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不懂法和制度或者知之甚少,以至身陷囹圄、自身的财务行为已经触碰法规却浑然不知,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而另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则是员工虽然知晓和清楚财务制度的规定,但是趋于自身行为散漫、合规意识疏忽、甚至以信任代替制度,造成制度规章不能严格遵守、执行到位,从而形成财务违规的事实。二是财会业务水平不精。有的员工财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无法理解不断更新的制度要求,以至于不能适应新的财会法规,驾驭新的会计准则,从而酿成违规错误;三是独立自主人格的缺乏。要坚持诚信守法的基本准则,员工就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如果失去个性的独立,显然就不可能遵循对诚信的道德要求,也不可能承担应有的会计责任和会计规范。事实上许多银行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究查其深层次原因,不少都是普通员工在领导强权屈从下,放弃了自主独立的会计立场,为了明哲保身以及自身利益等被动违规。

2、动机与机会

动机是财务违规行为发生的首要条件,而动机又是由需求转化而成,在转化过程中,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价值观是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总评价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它决定了人对事物的取舍。由于违规亦有成本代价,所以正常情况下,理性的人在正确价值观的驱使下宁愿遵章守制,也不愿铤而走险。但是,一旦面临某种压力或诱惑,发生违规行为的冲动就会变得强烈。这种压力和诱惑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银行员工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价值观自然会受到社会心态、风气、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当下追求利益至上、信用缺失的市场环境,对银行员工价值观念影响极大,少数员工难以自律、置职业道德于不顾,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侵吞客户资金、套取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另一方面是来自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沉重的绩效考核压力,往往会导致银行经营者的眼界只关心短期业绩,特别是当制定的绩效考核激励措施与银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不能有机结合时,反向会促使或纵容经营者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来实现短期绩效目标的达成。比如说,为达成中间业务收入年度目标,基层经营者往往将大额手续费收入一次性入账,违背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财务违规除了具有动机,还要有恰当机会。这种机会有来自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即通过金融工具、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创新,管理层力求绕开外部监管限制或极力寻求“打擦边球”的侥幸行为,但也会因政策把握不准或监管快速出台新规的情况下形成财务违规。也有来自财务内控监督机制的不完备。一方面完备的财务内控监督机制不是一朝而成、一蹴而就的,是在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中不断修订与完善的。特别是近年来新产品、新业务、新流程等纷纷涌现,如果银行内部的财务监督体系不能快速配套跟进,往往易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另一方面银行财务监督几乎涉及所有部门和员工,涵盖各个业务领域和条口,要想充分发挥内控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部门间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但实际运作中,往往部门各自为政、功能交叉、手段乏力,造成各种内控管制不能有机结合,无法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此外,商业银行往往倾向于对已发生或存在的财务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但是在超前的预防和控制环节上却未能采取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措施。例如,商业银行现有操作风险管理中,财务监控指标的设置大部分是基于事后对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计量,缺少对重点风险环节的预警提示。由此可见,缺乏有力的内控监督也是影响财务合规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3、监管态度及受罚程度

近年来为搞活经营、保持竞争优势地位,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操作与财会制度相抵触时,往往会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内部监督。有的甚至将财务合规与业务发展相对立,导致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面对财务违规问题,监管部门只能选择默许的态度,以致踩合规黄线、闯监管红线、进行监管套利的现象成为常态,客观上助长了行内有章不循、无视财经纪律、违规问题屡查屡犯。此外,基于上下级关系的和谐以及基层利润贡献的考量,多数商业银行的上级管理部门对于基层检查发现、暴露的财务风险和违规问题,皆给予不同程度上的 “包容”,包括对问题责任人的追究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违规惩戒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得违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包括个人名誉和物质利益等),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违规的气焰。尤其对于违规问题的整改落实,更是“蜻蜓点水”、“走过场”,不足吸取违规教训,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造成同质同类财务违规行为的重复发生。

三、基层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的塑造路径

财务合规文化是商业银行财务制度及其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它是依法治行的“灵魂”,也是商业银行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唯有让财务合规文化成为一种先进理念、一种核心价值、一种长效机制,融入到经营管理全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商业银行才能实现真正的财务合规管理。从塑造路径上,我们要在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不断创新机制、开拓形式,使财务合规意识、合规理念、合规思维在全体成员、全行上下牢固树立起来,在合规文化土壤里生根开花。

1、通过情理交融实现知行合一

没有道德的滋养,合规文化就缺少源头活水,财务合规也就缺乏思想基础。只有让财务合规意识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员工才能自觉尊崇和敬畏这种规则意识,才能养成尊重法治、追求制度、执行规章的自觉品质,一种良性向上的秩序和氛围也会自然形成。财务合规的价值理念不会自发产生,遵章守法的深厚土壤需要精心培育。这种培育不是简单的宣传和倡导,也不是单一的惩罚和激励,而是以合规守法为道德灵魂,以典型案例为辅之载体,通过情景教育、案例剖析,引入理性思考,切入情感教育,进而达到情理交融,触及员工内心,实现合规价值的认知升华。具体言之,商业银行在培育财务合规文化时,以倡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美德理念为统领,以各类财务合规先进人物事迹以及财务违规的典型案例为数据,以案释法,使员工全面立体地感“知”合规的内涵和表现,违规的不良和惩戒,从而激发“行”的愿望和行为,进而让员工在实践中领悟和践行,达到财务合规的觉知和自律,实现财务合规的知行合一。最终目标是使财务合规的价值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知和认同,成为员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全方位贯穿到财务工作之中,深层次融入到财务行为里、根植到思想深髓内,在“润物细无声中”营造出强大的有形和无形的合规氛围,充分发挥财务合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2、通过高层示范实现以上率下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商业银行管理层的合规理念、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财务合规文化建设的成效。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管理者带头守法学规,就会成为引领员工自觉合规的重要带动力量。因此,管理者首先要带头学规。不仅要熟悉掌握各项财经法规及财务制度,还要深入理解合规的价值和理念;不仅要知道制度所授予的权力,还要知道财务合规的底线和边界是什么。管理者只有学规懂规,才能增强合规意识、形成合规思维。其次,管理者要带头守规。如果管理者自身不懂法、不守规,甚至带头违规,又怎能让员工自觉合规?管理者只有带头遵纪守规,牢固树立合规意识,不踩监管红线、不越合规底线,更不知法犯法、以权压规,才能上行下效,树立良好示范。最后,管理者要带头执行。“合规从高层做起”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导原则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对银行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管理者只有身体力行,做财务合规工作的坚定践行者。通过实施科学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财务合规两者间的关系,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实现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3、通过主动成就实现自觉合规

在财务合规文化的塑造路径中,基层分行除了按照上级行的要求执行包括风险排查、定期轮岗、强制休假、条线检查等各项“规定动作”以外,还应结合本行实际与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创新探索推出一系列“自由动作”,增强员工的合规成就感,使员工由“要我合规”走向“我要合规”,让员工在主动成就中实现自觉合规。比如,每年度开展“财务合规之星”评选活动。单一的违规惩戒会使员工产生制度执行疲劳和财务合规倦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规章制度地严肃性和威慑力。而采用正向激励的评选活动,能使员工在获得精神荣誉和物质奖励的同时,明显增强了满足感和成就感,鼓励员工通过提高财务技能水平来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员工形成自觉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又比如引领员工在财务活动实践中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地寻找当前财务行为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开展征集“财务风险点”活动,并总结和提炼出相应的防范与改进措施。通过员工亲身参与、适度挑战,增强了战胜挑战、成就自我的信心和勇气。这也正是财务合规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优化于效”最为需要的“自我动力”。

4、通过完善机制实现长效合规

俗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机制是保证商业银行财务合规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基层银行要建立起与其业务发展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匹配的财务合规管理制度。对于分支机构众多、业务品种繁杂的商业银行,因地区和业务的差异,总行推出的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基层分行应从本行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与业务发展紧密衔接的财务合规管理体系,对分行内部及各部门间的财务内控职责进行科学分工,全面覆盖业务经营的各个层面和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财务合规架构、财务合规手册和财务合规培训等内容。在财务合规架构方面,商业银行应实施规范有效的制度,将财务合规管理从传统的事后报告应对转变为事前风险导向,由单一部门负责转变为全流程责任,逐步确立全业务流程的财务合规管理战略;财务合规手册方面,将财务合规前置、嵌入和细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融入到实际业务和产品设计中,形成可参照、可操作及明细化的管理标准手册,有助于减少财务合规管理和内控实务过程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财务合规培训方面,采用现场培训、网络培训、以查代训等方式,开展以财务应知应会、业务操作、岗位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增进员工的财务技能和岗位胜任的执业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开发引进先进的财务合规监管手段。例如,建立财务行为监督大数据系统,利用合规风险数据库,以风险矩阵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及时进行财务合规风险监测与提示,实现对财务违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警示,并快速应对和化解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又如,通过管理者风险评估(MCA)工具,帮助管理者及时关注并缓释新兴风险,避免或预防运营过程中的财务违规行为,有效驱动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从制度、流程、系统等层面不断完善。

5、通过多策并举实现标本兼治

实践证明,通过多策并举、适当的奖励和惩戒,实行严格、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使银行员工充分、自觉地遵守财务制度和内部规章,达到标本兼治。第一,强化合规绩效评价。将财务合规风险指标、执行情况纳入考核激励体系,通过将财务合规目标与年度业绩目标相结合、绩效奖金和财务风险挂钩、采用延期支付部分绩效奖金、管理者提职任用考评等一系列方式,增强考核体系和薪酬机制对于财务违规防范与控制的约束力度。第二,加强定期监督检查。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业务、薄弱环节、关键岗位要实施定期重点检查,不断扩大财务监督覆盖面,增加现场与非现场监管频率,及时发现和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杜绝财务风险隐患。第三,加大违规责任追究。对财务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一旦发现有不良操守及违反财务制度相关规定的员工,要绝不姑息,严惩不贷。特别是从严从重查处屡查屡犯问题,加大违规成本,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越轨行为“埋单”,有效制止违规违纪、有章不循现象。第四,重视问题整改落实。实行检查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财务违规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杜绝财务违规问题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志红:《对基层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强化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

【2】       陈运江:《对商业银行内控合规文化建设的探索》,《金融纵横》,2012年第5

(中行镇江分行办公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