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2018/6/8 隶属于:综合新闻
2013年至2017年末,镇江市银行业总资产平均增速8.6%、总负债平均增速8.85%,分别比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高出0.67和0.83个百分点,基本保持了中高速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全市银行业经营发展理念、资产负债结构、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一、当前制约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1.习惯经营思维难以转变。长期以来,银行业秉持规模至上的经营理念,上级行习惯于下达层层加码的经营考核指标,银行分支机构只能通过追求资产迅速扩张拉动负债,虚增表外业务,扩张同业业务,做大通道业务,然后将资金投向低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以实现经营考核指标任务。例如,2018年一季度全市银行业贷款新增186.1亿元,其中,租赁与商务服务、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等两个行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02.79亿元,占全市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比重为55.23%,房地产及住房按揭贷款比年初增加51.14亿元,占全市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比重为27.48%,而制造业新增贷款仅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1%,小微企业贷款增速2.48%,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3个百分点,制造业和小微型企业等领域信贷投放不足问题没有根本性改观。
2.短期行为模式尚未改观。当前银行业公司治理不完善,风险调整后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期内重经营轻管理、重业绩轻服务、重效益轻责任、重数量轻质量,通过经营利润和员工收入的大幅度提升来实现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快速晋升,结果是换一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即暴露一批风险客户,严重动摇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例如,某大型银行镇江分行两年之内换了三任高级管理人员,随着高级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不良贷款也频频暴露,一季度末该分行不良贷款率为2.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8个百分点。
3.信贷管理机制依旧僵化。当前银行业信贷管理机制比较僵化,信贷管理简单化,贷前调查走形式,贷时审查简单化,贷后检查走过场,导致信贷管理精细化严重缺失,不仅影响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而且不利于自身的风险管控。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信贷产品单一,热衷于投放平台、房地产,对高新技术产业、小微企业投放不足,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达49.3%,居全省第一位,据对2017年全市新增的31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表明,当年授信覆盖面仅为49%,科技信贷服务、产品创新不充分不平衡。
4.选人用人机制出现偏差。当前,银行人才选聘使用基本上是以业绩论英雄,普遍存在重营销人才轻管理人才、重经营业绩轻职业道德、重客户资源轻日常监督,导致有客户资源的人才频繁“跳槽”,并在不同银行之间搞“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习惯于“放大额贷款、赚高额利差”的同质化业务,而转型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基层银行客户经理觉得好似“鸡肋”,更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态去对待。据调查统计,近三年全市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经理队伍累计跳槽342人次,占全部客户经理人数的16.66%。
5.信贷潜在风险依然突出。一是不良贷款居高难下。虽然近三年来银行已经累计为企业处置了大量不良贷款,但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仍呈现“双升”,至2018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85.78亿元,比年初增加12.06亿元,不良贷款率2.1%,比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高居全省第二。二是逾期欠息贷款高位徘徊。2018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逾期欠息贷款达152.31亿元,比年初增加15.81亿元。三是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突出。由于受自身风险处置手段单一、处置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的任务重、难度大。银行业在风险高企的形势下向高质量发展转轨步履艰难,如逆水行舟。
二、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回归支持实体经济本源。回归本源是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习近平同志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因此,银行业要重塑良好的文化,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融资便利化,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帮助实体经济降低财务成本,为振兴实体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2.改革经营管理考核制度。一是改革考核体系。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行业对此要有充分和足够的认识,要下决心转变经营理念,改革经营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允许分支机构结合经济、区域和产业特色进行差异化经营与考核。二是完善高管人员任期制。合理调整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限,改进任职期限的考核机制,充分运用监察和监审联动等手段有效解决高管人员任期制的各种弊端,最大限度减少高管人员任职期间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高管履职评价制度。监管部门既要严把高管准入关,又要加强对高管任职履职期间的评价,扭转高管任前讲合规,任后讲业务的“两张皮”状况。
3.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增强党领导金融工作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银行业要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选聘、使用、培训、考核和问责机制,重塑银行业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建设一支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经营团队。
4.完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特色优势,完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水平。一是坚持差异化定位。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过程中,银行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自身的业务、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为企业提供“量身订制”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二是坚持从严治贷原则。银行信贷资金管理过程亟待回归“三查”制度本源,坚持从严治贷,狠抓过程管理,实现“资金贷给谁”、“资金干什么”、“拿什么来还款”、“贷款风险处置预案”四位一体,真正使信贷“三查”制度落到实处,完善尽职免责制度,改变信贷人员“想放贷不敢放”和“放贷不停问责不止”的尴尬处境,切实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控信贷风险。三是坚持精细化服务。银行要因地制宜,聚焦行业,细分客户,了解客户,配置产品,既要急客户之所急和想客户之所想,又要针对企业生命周期,解决好信贷客户“何时进”、“何时出”和“如何退”的问题。
优化银行发展外部环境。一是支持重点银行机构化解风险。强化地方政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法人机构风险化解处置中的属地责任,加强督查考核,加大对重点银行机构风险处置的帮扶力度,切实提高银行总体抗风险和强服务的能力,为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创造条件。二是优化区域信用环境。地方政府应进一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整治非法金融行为,净化社会信用环境,提升全社会及公民的诚信意识。三是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动产业强市政策落地生根,缩短产业转型升级周期,切实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和发展实力,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镇江银监分局)
下一则:一桥飞渡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