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2018/11/5 隶属于:调研信息
以营业网点分类管理和自助渠道智慧转型为抓手,打造“统一、规范、安全、高效、融合、智慧”的物理渠道服务网络和平台,创新综合网点轻型化运营模式,对全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现有考核激励机制与轻型化管理目标尚不完全配套,物理环境改造、运营模式变革等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亟待深入研究和破题。
一、网点轻型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规划性不足,影响转型成效
1、低效网点就地转型后未能实现效能提升的目标。对于低效网点的整改,上级行往往有明确的标准及时间要求,而低效网点一般存在网点布局不合理,管辖行网点重复布设,辐射区域重叠,网点各类客户资源逐步枯竭等问题。受考核压力的影响,管辖行乐于采取就地轻型化的措施,实现“减员”和保一定份额的目标,并以网点转型举措实现考核标准上低效网点的整改要求。但存量低效网点简单的原址轻型化后,网点“生存”空间及条件并未改观,业务拓展仍较难,一些网点竞争力更趋下降。
2、存量轻型化网点物理改造不充分,区域设计及划分不够科学合理,内部视觉形象欠佳,与总行“小精尖”的品牌要求差距大。一是受分割及退租难的影响,存量转型网点“重资产”的状况短期较难扭转。部分转型网点受到自有房产房型的限制,不易分割改造,营业面积普遍大;部分租赁房产租期长、退租难,资产成本当期无法压降。二是轻型网点客户接待、洽谈区域设施建设标准与综合型网点相似,品质逊于同业,制约网点对中高端客户的获取能力。改造后的网点温馨舒适度不足,未能突出服务客群的需求。反观其他银行的社区支行,服务功能定位与我行相同,建设上做到无高柜,客户等待区使用沙发,放置茶几和功夫茶具,陈设书画、花草;洽谈室均封闭及顶,私密性好,贵宾式服务氛围浓烈。三是受装修周期或面积限制等因素,改造不彻底,影响客户体验。部分网点转型后停用的多个高柜窗口和低柜未拆除,通常采用帘幕遮挡或摆放“暂停服务”牌的方式对外提示,不仅观感不佳,也极易引发客户投诉。
(二)营业模式仍沿袭成规,未体现特色经营目标
1、“留高”网点客户体验及服务效能降低,转型目标无法实现。出于对少数重点客户现金需求等因素的考虑,大部分轻型化网点仍会保留1个高柜,网点人力资源占用降低有限,管理成本降幅不显著,且阻碍轻型网点由“坐销”向“行销”和“全员营销”转变。
2、管理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目前,轻型网点营业时间安排与普通网点类同,且周六、周日休息。这样的作息时间与中高端客群时间不够契合,造成客群无暇了解产品,网点获客能力不佳。
(三)管辖行指导不足,网点发展缺乏清晰思路
受管理能力的制约及条线经营的局限,部分管辖行对轻型网点的过程指导和协助明显不足。仅注重计划下达和考核,未能牵头对网点周边区域开展系统的市场调研,指导网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致使转型网点发展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精准的定位。部分轻型网点外拓营销时,更多是依赖于发动亲友,拉关系“冲指标”,对网点覆盖区域的营销宣传少,耕耘不深入,持续经营能力提升乏力。
(四)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匹配与完善
1、目前,轻型网点考核指标体系仍是“大而全”,不契合总行网点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
2、考核体系仍旧偏重于对业务量指标的计量与评价,轻型网点价值创造的内生动力不足。
3、利益分成办法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性,跨机构营销协同的合力不强劲。
(五)监管支持与认可不够,出现反复
网点转型后,网点的部分服务功能被划转或替代,一些中老年客户不能适应柜面智慧柜员机替代人工操作等,在一定程度上投诉量剧增,而个别监管机构简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出发,抑或狭隘的解释网点经营范围,进行监管施压,部分轻型网点停办高柜业务后,管辖行迫于监管压力,又不得不重新启用高柜运营模式。
二、推进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搭建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考核指标体系,持续轻型化建设。建立以客户综合贡献及价值创造为中心的绩效考评体系,细化对机构、岗位营销成果的利益分配方案,合理设计与轻型化发展相匹配的调节系数;考核导向应侧重于网点营销拓展的价值创造和效率,真正引导轻型网点和人员主动转型,激发综合营销和联动营销的积极性与创造能力。
(二)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轻型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管理考核,着力推进撤除高柜、弹性营业时间安排等措施的落实。继续优化柜面业务制度流程,加快柜面业务分流,促进轻型网点运营能力的提升,切实推动轻型网点走上社区化、特色化的转型轨道。同时,出台操作指引,规范对轻型网点物理环境和设施改造,打造符合总行“小精尖”要求的样板单位和示范网点。
(三)加强对转型推进工作的指导。加强对轻型网点的工作指导,辅导其开展组织营销、开展网点覆盖区域市场调研、明确网点业务定位和客户定位、协助制订网点营销方案、帮助完善营销模式和利益分成办法,并组织营销力量,协同网点开展综合营销与联动营销,促进轻型网点经营转型。
(四)研究渠道变化发展趋势,制定渠道建设总体规划。针对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变革产生的影响持续分析,谋篇布局,长远规划。结合我行“新一代”系统的功能优势,加大科技创新,拓展柜面业务向自助设备、智能设备分流的能力,全方位研究和考量我行渠道转型发展规划,综合使用“撤、并、迁、转”等优化措施,促进我行渠道建设领先于同业,争得发展先机。
(建行 费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