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详情介绍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介绍   

“双料”理财师从收话费“起家”——农行扬中支行开发区分理处王勇

来源:本站   发布:2013/4/23   隶属于:银苑撷英

 

2012  农行江苏省分行零售业务综合营销能手;

2010  农行镇江分行先进个人;

20092011  农行江苏省分行“展青春风采、创一流业绩”先进个人;

20092010  农行江苏省分行优秀专职客户经理;

2009年被中央金融团工委评为全国金融青年服务明星;

20082010  农行扬中市分行先进个人。

王勇在进入农行后的两年里,只干了一件事——收电话费。

2003年,王勇从大学毕业,应聘进入农行镇江分行扬中支行工作。按照惯例,所有的年轻员工都会被分配到乡镇一级的基层网点锻炼。王勇去的是扬中支行油坊分理处,被分配在柜面上代收附近居民的电话费。“那时候用银行卡代收电话费的客户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乡镇一级的网点,很多人还是习惯到银行柜面上来排队,用现金缴电话费。几十块、一百块的金额,数目不大,每天排队的人却不少。”王勇来说:“没有技术含量,完成基本操作就行,但是要求有足够的细致和耐心。”

细致和耐心,这也是和王勇在交流时,记者最直观的感受。王勇不是个激情洋溢的说客,他说话用词简简单单,语调平缓沉稳,而让人惊奇的是,他对数字有一种特别强的记忆力:20037月工作,第一个月工资是1100元;10月份买房,当时的房价是1800/平米;2004215认识了自己的老婆,2006429结婚……无论是日期,还是金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这种对数字的敏感,他从小就有,在基层网点的锻炼强化了这个能力”,王勇说:“这也是我2年收电话费的一大收获。”

此外,王勇的另一大收获则是时间。在柜面收电话费,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这给了他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王勇在这期间完成了他人生的两件大事,恋爱和自我“充电”。他先是让自己喜欢上的那个女孩成了自己的妻子,后又在扬中支行银行业务知识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为他成为农行镇江地区乃至全省首批AFP(金融理财师)奠定了基础。

王勇告诉记者,在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越来越觉得不能将自己的未来绑定在收电话费这张“板凳”上,那怎么接触银行其他的业务知识?他自己找书看,又向同行前辈讨教,一点点积累,从陌生到熟悉。

机会,总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留着”的。如今王勇清楚地记得参考AFP的全过程:“200746日,我接到通知去集中培训,那是我孩子出生的第3天。”在家人的支持下,王勇收拾行李,告别襁褓中的宝宝和月子里的老婆,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参加省行统一的考前培训。“就像回到了寄宿高中的时代,每天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早上8点上课,晚自习要到夜里12点才结束,大家都在埋头啃书本。”这一轮集中培训让王勇受益匪浅,他以全省第六的成绩通过了那年的AFP统考。

王勇承认自己赶上了好时候,那是国内银行业培育理财师岗位的开始阶段,各级农行都特别重视理财师队伍的组建。王勇他们作为第一批培训员工,行里在考试培训和后勤保障上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完美。“这也是农行重视员工成长的结果”,王勇说。

有了AFP的证书,同年的9月份,王勇又参加了总行在天津的CFP(国际金融理财师)的培训,并于当年年底通过了认证考核,成为当时镇江市乃至全省为数不多的“双料”理财师。

当然,理财师到底有没有“料”,绝不是看墙上裱着的那两张纸,在拿到两证以后,王勇被任命为农行扬中支行营业部的理财经理,这才是他投入“实战”的开始。

和大多数刚走上理财师岗位的新人一样,王勇面临着客户数量的困扰,这个时候,之前练成的“细致和耐心”开始发挥作用。

王勇在工作中发现,银行的理财客户尤其是大客户大约是一个“三分天下”格局——地方知名企业家和富人群体占1/3,银行员工关系客户占1/3,还有剩下1/3则“沉睡”在既有客户群体中待人发掘。这1/3“沉睡”的大客户,简单从账面上是看不出来的,需要仔细的观察和研究,耐心地沟通交流才能发现。

王勇有一个钻石级客户,就是这么发掘出来的。这是一名外表上看毫不起眼的女士。她在农行原来就有一个账户,但进出金额和日常存款并不多,平时来办业务常常拎着个方便袋。有一次,这名女士在柜面办理一个新业务,但是对于如何填写单据不是很清楚,有着柜面工作经验的王勇主动上前,向她作解释,并跑前跑后地帮助她填单办理。业务办完后,那名女士对王勇的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就主动问能不能以后办理业务都找王勇。虽然当时那名女士没有达到农行大客户的标准,但王勇还是承诺只要自己在银行,就一定会帮忙服务好。没过多久,那名女士就一次性转了50万入账,为农行的金卡客户,并指定由王勇帮她理财。由于王勇提供的理财建议非常中肯,收益率也很符合她的预期,这名女士逐步增加她在农行的账户资金,最多时达到了1800万。

(农行镇江分行办公室)

a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