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详情介绍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介绍   

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的防范

来源:本站   发布:2016/11/25   隶属于:调研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工业实力极大增强。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需求不足问题更加凸显。2014 年,我国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约为78.7%,处于近几年来的较低水平,不少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令人担忧。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产能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近期中国游客赴海外抢购马桶、感冒药、电饭煲等新闻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过剩。产能过剩不仅导致了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增加,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更会产生传导效应,阻碍信贷结构调整,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严重影响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

一、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看,产能过剩便是资源配置低效率和非效率的一个外在表现。但是与发达市场经济不同的是,我国严重的产能过剩不是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产能过剩之所以在我国反复出现,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政绩考核和地方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忽视长期的质量和效益,导致地方经济行为与中央初衷有较大出入。为了做大经济规模,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把工作重心放在抓项目、抓投资上,一方面是鼓励现有企业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通过招商引资简单复制已有产业进行扩展,从而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于新兴产业,地方政府只看到鼓励政策多,获利空间大的优势,忽视宏观分析,盲目助推新兴产业项目扎推上马。如2012 年4 月11 日中国经济网报导“目前全国有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考虑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发展生物育种产业,50%以上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这种区域间产业布局高度雷同的规划,叠加起来必然造成全国性的产能过剩。

二是银行信贷推波助澜。信贷利差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处于产业过剩行业中企业往往是当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中将这类具有政府背景的客户作为信贷投放的“香饽饽”。在利润驱使下,甚至在当地政府干预下,投入大量信贷资金。但在经济不景气和国内外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资金安全风险面临着加速暴露的不利局面。

三是经济环境周期波动。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需求已经明显减弱,外贸出口增速由入世前十年的20%以上,近几年回落至个位数增长,2015 年外贸出口甚至出现了2.8%的负增长。同时,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2012 年全国GDP 增速首次降至8%以下,2015 年更是首次破7%。国内市场需求持续转弱,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已经逐步走出“黄金成长期”,与之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迅速加剧。

四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源要素市场改革滞后,能源、资源、土地没有按照其稀缺程度和环境的代价来定价;能源税费低、节能投入不足、环境治理不够,再加上不合理的减免税费,地方政府在各地招商引资中普遍采用竞争性压价政策——土地、税收优惠、不计环境成本,造成了一些项目能源行业和高耗能行业的成本没有反映出行业的真实情况,项目利润虚高。这种不完全成本刺激了投资的盲目性,加上市场秩序混乱和无序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优不胜劣不汰,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二、商业银行在防范产能过剩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对于粗放型增长,容易产生产能过剩的行业,商业银行即使作出理性判断,也很难采取坚决不介入的营销策略。虽然不少银行总行将过剩行业新发放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到总行,但这几年各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跑马圈地”的步伐,银行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为了应对竞争压力以及确保与费用、薪酬等密切相关的利润增长,银行分支机构会持续游说总行授信等审查审批部门,以考虑当地区域经济特色,不搞“一刀切”,维护银政关系为理由,要求给予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商业银行总行往往迫于基层压力,一般会或多或少地向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长期以往,必然造成信贷风险在产能过剩行业的集聚。

二是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宏观、微观分析存在缺陷。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俗称贷款“三查”,是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手段。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三查”、特别是贷前的调查和审查偏重微观企业分析,忽视了宏观上的行业分析。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比较注重逐户逐笔贷款的风险分析和防范,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方面都建立了明确、系统的制度规范。但是,由于贷款业务发起层次较低,产业、行业分析比较薄弱,大多是重微观轻宏观、重局部轻整体。比如,在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过程中,调查人和审查人往往更看重企业的财务指标和资信状况,而对企业所处的行业分析则较少,即使有分析,也是东拼西凑,依据不足,专业性欠缺。

三是风险管控手段缺乏。银行由于缺乏产能过剩的风险预警体系,很难及时发现产能过剩的风险苗头,很少能前瞻性地从潜在产能过剩行业中及时退出。一旦涉及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信贷管理则面临“囚徒困境”的不利局面。因为产能过剩行业往往单个企业规模较大,通常有很多家银行与其有贷款合作关系,当企业资金链紧张时,一家银行的抽贷会引起同业的跟进,导致企业经营形势加速恶化,甚至快速走向破产边缘。此外,当地政府从增加财政收入、稳定就业的角度对商业银行施加行政压力。对全部贷款银行而言,各家银行都不退出贷款,或者保持步调一致共同进退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也往往造成银行被动观望,最终丧失处置主动权。

三、化解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的建议

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不展开赘述,本文仅从金融视角给出化解产能过剩建议。

一是信贷投放与经济周期行业保持适当距离。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有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古人的这种辩证哲学思想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简言之,要坚持审慎的信贷政策,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分散风险,改变以往那种做大户、垒大户的发展模式,加强对小微业务、中间业务、交易业务等低资本消耗领域拓展力度,把风险文化嵌入到发展理念中。对于亲周期行业,不能被一时繁荣所迷惑,避免只看眼前,罔顾长远的短视思维,把信贷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在范围内。

二是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信贷统计监测制度,保持与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建立沟通与协作机制,定期通报各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信贷状况,不断提高风险监测水平。必要时,央行和银监等部门应加强“窗口”指导,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监管手段,坚决抑制商业银行不顾风险,盲目地向已出现产能过剩信号的行业投放大量信贷,防止风险爆发产生区域或者行业金融风险。

三是增强自身的预警能力。“了解你的客户”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最基本前提。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关键数据,并参考相关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独立准确的判断。要密切关注相关行业产品价格下降、产品库存增加、效益下降等风险信号,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分析,全面了解企业的资金链和现金流,准确判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同时,各商业银行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研究团队,通过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模型,以对行业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判断。

四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走出去”。响应供给侧改革要求,鼓励商业银行运用综合化金融服务手段,帮助产能过剩行业中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境内外联动,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企业产能输出,挖掘全球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产品市场。                           

(交行镇江分行行长 孙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