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详情介绍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介绍   

关于“游览景区管理行业”的调研报告

来源:本站   发布:2016/12/20   隶属于:调研信息

一、行业运行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导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8月21日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和创新的原则,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到2015年,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该《意见》提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六项主要任务和四条主要措施。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扩大旅游就业规模;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就业结构;培育规范旅游市场,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就业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改善旅游就业环境;实施就业行动计划,开展旅游就业试点。四条主要措施: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四是积极提供旅游就业援助。

国家产业政策主要目录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江苏省旅游行业用创新思路推出振兴旅游十大新举措:一是塑造新形象,扩大江苏旅游影响力。开展江苏旅游整体形象策划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并确定江苏旅游新标识、宣传语,以明确的主题、鲜明的标识、个性化的口号、系列活动的策划和营销的多元组合,塑造江苏旅游目的地新形象,提高江苏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二是打造新节庆,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整合全省10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具有江苏文化特色、有长久效应的大型节庆活动,使旅游节庆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有高潮”。三是推出新产品,激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大力推广针对国内游、省内游、短途游旅游新产品,增加针对国内市场的旅游产品供给。四是发展新业态,大力推进个性化旅游。江苏旅游局制订了自驾游基地标准,完善自驾游旅游服务系统,设计适合自驾游的线路产品,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便利条件。五是拓宽新渠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开展“江苏旅游万里行”活动,加强与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网络公司合作,进行江苏旅游形象宣传和产品营销。六是完善新配套,积极开发散客旅游市场。完善以旅游信息网为平台,以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和呼叫中心为主的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导引系统、旅游救援等设施的配套,发挥好公益旅游服务热线“12301”的作用,制订《旅游散客接待规范》,为散客出游提供方便。七是营造新秩序,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环境。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八是建设新项目,努力扩大旅游投资需求。充分发挥旅游项目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招商引资。建立旅游投资项目库,在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投资商之间搭建合作桥梁,为深圳华侨城、中青旅、港中旅、国旅总社、首旅集团、香格里拉集团等旅游大企业在江苏选址、投资、建设服务。九是出台新政策,为振兴旅游市场提供宽松环境。调整入境旅游奖励办法,增加对国内旅游航线包机、旅行社技术创新的补贴。落实带薪休假,发展修学旅行,试点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制定并落实大众旅游优惠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出游率。十是立足新高度,谋划江苏旅游长远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5A级景区。完成江苏古运河旅游规划、沿海地区旅游规划、特色旅游村镇发展规划并启动实施。制定推行《江苏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推动新一轮城市旅游发展。

    (二)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产业定位日趋清晰从上世纪50 年代初期至1978 年以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1978 年至1985 年间,我国旅游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逐渐由政治接待型向经济事业型转变。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旅游用品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指出,进入90 年代后,国内游和出境游逐渐兴起;旅游以观光游为主,休闲度假游逐步旺盛;旅游行业的管理体制,由集权式管理向完善产业体系、管理手段多样化发展;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就业拉动力强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产业;旅游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定位日趋明显,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因此,发展旅游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调整。调整的方法,一是改造传统的产业,再有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服务性产业,具有就业带动性强的特点,在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间接就业就可达5人以上,而且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40%左右。旅游业就业门槛低,发展前景好,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解决下岗、就业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带动消费服务产业链的增长,对扩大内需和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推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等具有重大意义,为建设未来的消费型城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一个庞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已经形成,特别是距离较近的双休日市场。伴随着“80后、90后”等新生代的成长,也诞生了中国最强劲的旅游需求,由于这一群体收入较高、消费意识超前、经济文化较活跃,因此出游潜力巨大,未来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庞大、增长性强且相对稳定。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及核心竞争力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大众旅游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的五年,也是观光旅游产品大发展的五年。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度假休闲和多样化的专项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依托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景区开发,到依托都市生活环境的休闲产品,再到依托海滨、湖泊、山地等良好生态环境开展的度假产品,我国旅游业的产品体系的丰度和深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众旅游阶段特征更加明显。与此相适应,观光产品仍然是整个旅游产品体系的核心。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结构,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是围绕观光旅游产品的丰富进行不断完善,从而千方百计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光旅游消费需求。在满足大众旅游者对观光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市场层次的度假休闲需求,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深化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科学考察、修学旅行、会展奖励等专项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培育并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

二、行业内重点企业经营及收入特征

目前在句容建行旅游景区行业信贷客户主要为句容市茅山创业旅游有限公司,公司为茅山景区的商业经营主体。其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来自于景区运营形成的门票、景区综合管理、景点增值服务等所带来的收益。

(一)景区概况

句容市茅山创业旅游有限公司所管理的茅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隶属于江苏句容市,景区面积为71.2平方公里。分别距离镇江、常州、南京各70公里,东至上海、南至杭州各约300公里。景区区位条件优越,西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58公里,东至常州机场80公里,至沪宁高速公路陈武和上党道口各40公里,以沪宁高速公路、104国道、321省道、句茅快速干道为骨干,与多个周边城市相连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依托镇江常州两个河港城市,以及南京禄口机场、常州机场、上海虹口机场的空运优势,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与周边城市间水、陆、空交通网络。另外,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有15个城市到景区的车程在两个半小时以内,景区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于金陵,是养真之福地,成神仙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忠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茅山作为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自古被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1986年茅山道院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之一;茅山因山势曲折险要,交通便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6月,陈毅率领新编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茅山成为了当时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历史的积淀让茅山蕴藏着神圣的革命文化,2003年被中央宣部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评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茅山风景区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清新秀美,景色迷人,有着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茅山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

目前,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以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喜客泉、华阳洞、仙人洞、二、三茅峰遗址、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主体的旅游群系。茅山主要客源市场为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上海市,年接待香、游客超过两百万人次,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年接待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部队、院校等爱国主义教育人次达50万人次,特别近两年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的客源量有极大提升,茅山已成为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以及安徽等地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

(二)战略定位

充分利用茅山道教文化知名度,宣扬茅山作为中国最早的学道修炼之所和中国道教上清派发源地的自然人文实质,将历史上的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作选择复建,主要恢复境内崇禧万寿宫,并建玉晨观遗址公园,使三宫五观规模拉开,重新形成江南最大的道教宫观群,创造规模优势。

新建茅山道教文化展示中心,以道学研究和道教文化的现代运用如生态保护、修身养性等重建茅山道教地位,让“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彰显其现代魅力,塑造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利用资源优势,形成多消费层次的开发,提供不同档次的旅游消费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客源市场需求。

(三)产业定位

以旅游业为主,重点发展旅游配套、观光农业、加速边缘高新产业研发基地建设。

(四)前景分析

茅山风景区境内由低山地貌、茂密森林、串珠状的多个水库营造的整体优良生态环境,深厚人文历史底蕴,其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茅山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已达150万人次,且正以年15%的速度稳步递增,加之景区景点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五)景区经营

1.门票收入

茅山景区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观光、度假。依托于茅山景区良好的景区资源与地理区位,景区游客接待量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相应的公司门票收入近年来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2014年,门票收入分别为3400万元、5800万元、8800万元、8890万元;公司2012-2014年间景区门票收入增速分别为70.58%、34.48%、1.02%,均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公司5A级景区资质于2014年11月28日成功晋升,成为江苏省第18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镇江市第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顺利地实现了从4A景区向5A景区的蜕变。江苏省参照本地区及周边城市景区管理经验,5A级景区资质的获取对景区旅游业务收入将会有重大的推进作用,故预计未来经营年度公司的门票收入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景点增值服务收入

茅山为道教圣地之一,区内有崇禧万寿宫等知名道教景点。至茅山景区参观游玩,至道观祈福、还愿为必不可少之旅游项目,故景区香烛炮供应等景点增值服务费收入也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2011-2015年,景区香烛炮收入分别为872万元、956万元、980万元、980万元,1200万元。

3.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景区停车费、乘车费、店面租赁形成的收入。茅山地处句容城区东南部,距离句容市主城区20公里,且茅山山势较为陡峭,山路难行,为便于登山游览和保证游客安全,景区指定游客搭乘景区观光车辆上山,外来车辆全部停放在景区收费停车场内;景区内外还建有配套商铺,每年可获得稳定商铺租金收入,为景区业务收入的一个重要补充。

四、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整体研判

新常态下,旅游业将作为国民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国家层面出发,抢抓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加速推进我国旅游业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又好又快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促进文化繁荣、人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因此,未来旅游业将会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提高旅游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行业协会改革,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促进新型中介组织发展。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企业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快培育旅游业市场经营主体,促进旅游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

二是加紧旅游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改造。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现在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旅游业与金融、保险、信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广泛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发展。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

三是加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国际化进程。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外交功能。面向国际市场,提高设施和服务的便利化程度,培育一批国际旅游精品。全面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形成一批示范性国际旅游合作区域,提升中国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结合“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接待体系建设。

四是提升旅游要素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完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加强新要素投入和现代产业运行方式运用,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行业金融业务发展思路及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思路

根据行业市场调研及对相关企业实地走访,在做好传统的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服务基础上,大力发展并购贷款、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信托融资等投行业务产品。目前镇江区域行业内重点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贷款、中票等中长期贷款和投行类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可以积极开展收费权质押、企业年金、代发工资、施工企业开户、造价咨询、信用卡业务等各项金融产品服务,提高客户对我的综合回报。

(二)信贷经营中重点关注的事项

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公共部门为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向国内外旅游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我国加快旅游战略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国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旅游公共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供给总体不足、体系尚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借款人自主经营问题,目前国内主要风景区均为所在地名片,均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经营,政府一般会大力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知名度,当地政府一般会要求主要风景区加大建设进度,以招揽游客。因此,当地政府或多或少干预借款人自主经营。

2.风景区旅游收入的增长是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景点的数量增加和景区评级提高而出现爆发性增长,因此,以风景区旅游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项目融资的期限,远长于一般制造业项目贷款的期限。因此在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应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或投行产品服务期限。

三、行业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管控措施

(一)主要风险点

1.行业风险

随着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是对旅游业利好政策,但国家政策中对风景区旅游管理及收费的一些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会使风景区管理企业的政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使企业的经营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风险

由于旅游业与国内外经济景气度非常相关,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影响较大,不可确定性因素较多,如自然灾害、病毒性传染、经济危机等会影响旅游人次下降,导致企业经营收入下降。

3.项目建设期风险

项目存在施工技术水平、资本金到位不及时、偶然事故、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项目延期完工、固定资产投资超预算或无法完工的风险。

4.还款资金不稳定风险

一般情况下,风景区内继续建设和完善项目长期存在,在综合还款能力变动不大情况下,有动用还款资金或举借新债投入新的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存在还款资金不稳定风险。

(二)风险管控措施

1.对贷款还清之前的分红比例应进行严格控制;

2.对固定资产项目总投资超出估算,超出部分的资金来源应有预备解决方案(建议由借款人或实际控制人自筹解决);对固定资产项目的贷款总额应适当控制;确保建设项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3.在完善相关保证措施的基础上,尽可能追加景区门票收费权、停车场收费权质押。

4.加强贷后管理,密切关注借款人在我行结算及变动情况,实现收费账户的封闭管理,强化还款资金来源监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建行句容支行 李强 王泉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