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详情介绍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介绍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来源:本站   发布:2020/7/8   隶属于:调研信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民营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活跃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但又由于其自身的短板和局限性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从企业、政府、银行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民营企业融资瓶颈,对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策略进行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信贷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辉煌的成绩单背后,民营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后,民营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而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概括来说,民营经济在过去40年中取得了从“0”到“56789”的伟大成就。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一方面,是“量”的繁荣。从1980年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颁出,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受挫恢复、调整引导、提升成长、转型腾飞几个关键阶段,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民营经济规模呈几何倍扩张,十八大后的2012年至2018年,民营企业户数由1085万户翻了3倍增至3143万户,带动就业人数也从11296万人增至21375万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另一方面,是“质”的提升。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粗放,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乏善可陈。但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国际交流增多,市场兼容并包,技术升级换代,及近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民营企业也实现了由“粗”至“精”的蜕变。格力、腾讯、华为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之巅,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就了占据28席。民营企业也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中国民营经济报告显示:2017年,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占比77.8%,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比77.4%,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75.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民营企业走在科技创新前沿,更有效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在垄断市场和公共物品经营管理中体现出成熟稳健的优势,而民营企业却以其更灵活的机制、更有效的激励约束、更高的运作效率在细分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对于活跃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创新贡献卓著。在2018年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中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广阔舞台。发展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量质并举”的促进作用。

    二、民营企业遭遇的融资瓶颈

    不少民营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走上正轨,开辟了稳定的市场,拥有成熟的资金体系。但还有更多处于成长期甚至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外在激烈竞争和内生发展需求的“双重压力”,亟需更充裕的资金来应对市场的“冰山”、转型的“火山”。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开辟融资渠道,民营企业融资规模逐年增长,但获得的资金支持与其巨大的融资需求仍不相匹配,根据2016年的相关调查,民营企业在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后,87.4%的企业得到了发展,但只有17.3%的民营企业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帮助。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企业层面,自身管理水平不够规范。一是部分民营企业管理架构不健全。民营企业大多为私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家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组织体系与管理体制,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对其提供融资的意愿不强二是部分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财务信息是金融机构信贷调查的重要依据,不少民营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数据难以真实反映其经营情况,突出表现在大量销售收入通过个人借记卡转帐或现金支付,纳税申报的销售收入远小于实际收入,企业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融资申报材料。三是民营企业存在抵押单一担保困难先天性缺陷。部分民营企业缺少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获得抵押贷款的难度较大。并且,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信用体制不完善,难以获得较高的资信评级,不具备信用贷款的条件。

    (二)政府层面,支持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金融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进行了扶持与帮助,如镇江市开展的“金融支持产业强市行动”、“金融惠企大走访”等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仍有部分政策缺乏针对性,落实和执行上力度不够,民营企业很难受到政策惠及。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政府增信机制建设在全国尚处于发轫阶段,不少省市缺少充足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风险缓释基金,政府担保代偿为民营企业融资牵线搭桥的作用发挥不够。以湖南省为例,全省有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71家,正常运转的不足30家,有70个县市区未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三是“放管服”力度还有待加强。政府机构的服务效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各部门信息壁垒、信息孤岛问题依旧存在,银行需一对一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获取企业信息难度大。部分职能机构办事效率较低,民营企业办理可用于抵押的各类权证时仍存在审批难、速度慢、手续繁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

    (三)银行层面,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到位。一是银企对接不充分。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多数企业对融资政策和金融产品不甚清晰,主动申报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不够。银行对相关信贷政策、优势产品、特色服务的宣传也不到位,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服务脱节。二是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经济形势日新月异,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也不断加快,现有的金融产品难以跟上民营企业发展的步伐。此外,民营企业融资规模小、期限短、次数多、时间紧等特点,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银行风控手段还不完善。部分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稳定的销售渠道,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遭遇外部冲击,极容易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周转,导致贷款无法偿还。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使银行对民营企业授信贷款保持审慎态度。

    三、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路径思考

    (一)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

    1.加强民营企业自身治理。民营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对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健全自身架构、加强内部管理、接受内外监管,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和商誉。特别是要完善财务制度,增强财务信息的公开度与透明度,规范商业合同签订和货款回笼程序,促使企业能够提供规范的贷款申报材料,缩短信贷审核流程,顺利获得融资支持。

    2.提升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民营企业要更加重视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经营老模式,积极探索“高、精、尖”领域发展新方向,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市场潮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创新水平和稳定质量,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抗压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风险评级,银行则可以有条件、有信心为民营企业提供持续性服务,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发展前景和一定竞争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继续给予资金支持

    (二)促进政府支持“常态化”,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

    1.政府搭台银企唱戏。针对银行与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地方金融管理局、农委、科技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共同配合,不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组织辖内各家银行与各类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制造业企业、纳税大户、进出口业务重点企业等加强沟通对接,帮助银行了解企业资质、产能、需求等,帮助企业了解金融产品和信贷政策,促进银企双方合作。此外,政府部门也可以定期向银行公布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名录,使银行可以通过清单制对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

    2.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政府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辟民营企业不动产权证办理“绿色通道”,尝试通过权力下放、窗口前移、智能审核、线上办理等方式,加快企业不动产权证办理速度,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民营企业尽快获得权证,提高企业融资的内部增信能力,并在办理抵押时给予相应费用优惠、让利于企。

    3.完善政府增信机制。对部分民营企业无法提供足额有效抵押物,或提供的有效抵押物价值较小的问题,一方面,建议政府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阶段性、过渡性担保。另一方面,建议政府结合国家政策和银行要求设立风险缓释基金,与银行配合推广政府增信金融产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促进银行服务“精细化”,进一步完善融资体系。

    1.建立专营服务机构。银行可根据需要设立民营企业专营机构,构建起从上至下、分级统筹分层联动服务机制,进一步强机构职能配备专门团队、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突出重点网点建设,推进资产业务下沉,提高员工从业素养,通过“专业事专人做”,提升服务优质民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2.完善服务发展模式。银行可探索将单打独斗、一企一策的民营企业服务模式向批量化、定制化服务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融资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效率化水平。实施“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金融发展模式针对优势行业、特色产业、产业集群、成熟专业市场等优质项目,量身定制行业整体金融服务方案,同时配套授权等政策,批量化推进民营小微企业服务,实现普惠信贷服务由过去传统单一、零散的发展模式向批量、专业、高效发展模式转变。

    3.加快创新产品研发。“大智云物移”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银行要主动适应科技金融的颠覆性变革,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线上金融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平台对民营企业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加大线上信贷产品研发力度,推动民营企业信贷获客批量化流程线上化服务场景化风控数据化,提高民营企业信贷业务覆盖范围处理效率。特别是针对广大民营企业临时小额信贷需求,研发在线纯信用、免抵押产品,做到随借随贷、随贷随还

    4.优化授信审批制度。一是坚持不同所有制客户一视同仁。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执行统一的准入标准贷款审批中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附加存贷挂钩、以贷转存、转嫁不良等不合理要求。同等条件下对民企企业服务让利,尤其对普惠金融坚持优惠利率费用减免。二是提高信贷审批效率。积极推广平行作业、预授信等方式,及时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三是灵活运用“信用+担保”组合方式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作为授信主要依据,合理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减轻企业抵押担保的负担。

    5.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细化落实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提高从事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特定情形之下出现业务风险的,免除纪律处分和其他处理。如:无确切证据证明工作人员未勤勉尽职的信用风险确属下列外部重大客观原因造成的;在业务创新中因信贷模型或整体服务方案设计存在缺陷导致业务风险的;因外部合作机构或外部数据存在不可预知问题导致业务风险的

(农行镇江分行 张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