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2017/4/13 隶属于:调研信息
当前,我国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内生增长动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开出一剂良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引擎作用,全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唤金融支持
(一)供需关系失衡开辟金融服务空间。
过剩产能不仅占用大量资源,还导致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带来双重负面效应。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八大行业生产价格指数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亏损面更是高达80%。35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量超过2.5亿平方米,存销比达11.8。供给远超需求的失衡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包袱。因此,需借助金融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推动资金从产能过剩行业向产能不足行业流动,积极寻求供给需求有效对接的平衡点。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金融支撑。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逐步成长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蜚声国际,但距离“中国创造”仍任重道远。目前的产品质量无法契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供需错配”问题凸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无论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还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加快布局都需要金融活水灌溉,促进金融产品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三)“双创”战略实施催生金融需求。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重要一环,“互联网+”和大数据蓬勃发展,“中国制造2025”、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旅游、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业焕发强大生命力,县域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无一不衍生大量金融需求。
二、镇江农行“四大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
镇江农行积极发挥总行百城强行与重点县域支行双重政策叠加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服务创新、广泛集成资源,以“四大金融”服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
(一)分类施策,以“绿色金融”为“去产能”输血。
有保有压,支持优质企业、稳住困难企业、退出僵尸企业,以绿色信贷标准推动产能结构向高端、先进、集约的方向优化。一是添力产业转型升级。对接政府、银监部门“僵尸企业”名单和融资情况,有序推动“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市场出清。对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的企业,不盲目抽贷压贷,在稳定支持前提下,帮助企业转型脱困。围绕“去产能”过程中传统产业兼并重组、技术升级、工艺改进、国际合作等需求,以“股权+债权”组合化金融工具,提高配套服务水平。二是压降产能过剩行业授信。建立“两高一剩”行业持续监测预警、名单制管理、行业融资限额“三项机制”,对钢铁等14个行业实行“白名单”管理,将环保绿色信息作为贷款审查前置环节和授信风控重要参考,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项目一律不予授信。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镇江行动纲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等国家战略,加大对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把握镇江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建设”发展定位,围绕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三新”建设,提高特色产业服务水平。
(二)去中寻机,以“住房金融”为“去库存”造血。
一是积极支持居民购房需求。坚持个贷优先级战略不动摇,细分句容都市圈、镇江主城区和丹阳扬中三大区域板块,围绕“城区、学区、商区”等重点领域,聚焦“总行名录开发公司、房管部门、优质楼盘与中介”五大关键节点,大力发展一手房、二手房、公积金组合贷、公转商贴息贷。特别是扩大乡镇楼盘合作面,积极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向重点区域倾斜力度,成立句容宝华个贷分中心,建立专业营销团队,优化运作流程,实施绿色通道,准入优惠楼盘。按监管部门和上级行要求制定首付宽松政策,先后审批同意70个楼盘执行88折优惠利率,优惠面广、利率下浮比例高。三是加快推进创新产品。创新发展农民安家贷、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并被纳入市政府《关于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实施方案》。升级传统房贷,接力贷、连心贷、直客式、置换式、公转商等新模式。大力推进车位分期业务,侧面缓解居民购房压力。
(三)推陈出新,以“创新金融”为“去杠杆、降成本”止血。
1、转型创新去杠杆。树立“无交不富、无网不兴”转型发展新理念,以“投贷债租证”一体化服务改善金融市场供给,丰富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一是做新“信贷+”。深化政府金融,深化银政在重大项目、财政资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合作,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棚改、地下管廊、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融资模式。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主动服务平台客户发债资金,加快推进PPP项目、产业基金和并购贷款营销。创新债权股权融资服务,举行上市金融推介会,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上市企业再融资及并购重组;创新PE、VC等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住房公积金中心等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表内+表外”一体化产品协同营销。二是做深“交易+”。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围绕客户交易链,以交易金融、跨境金融、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扩展现金管理、贸易金融、国际业务、资产托管等跨界交易服务,打造互通互联的企业生态圈。三是做宽“互联网+”。打造金融、电子商务和社交生活三大服务平台和网络支付、网络融资、投资理财、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五大产品线。大力推广“E商(E农)管家”,拓展一批幼儿园、物业交费、党费收缴等移动支付项目,上线全省首个E商缴费平台,打造“校园缴费e付通”品牌。持续提升苏通卡/漂亮升级妈妈卡/房贷卡/公务卡等优势信用卡、消息服务、智付通等重点产品市场渗透率。
2、多管齐下降成本。一是“减”负“加”新。采取减少贷款利率上浮、量身定制结算套餐、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减免收费项目等措施主动减费让利,2015年来减免110个收费项目约4600万元。创新小微企业“周转贷款、连贷通”还款方式,降低“过桥”融资成本。二是“外”引“内”挖。积极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挖掘企业可用抵押资源,创新推广出口退税、应收收款质押等担保方式。三是“远”套“近”保。大力推广远期、择期、掉期等外汇衍生交易产品,既规避汇率风险、又节约财务成本。开展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降低税务成本。
(四)延伸触角,以“普惠金融”为“补短板”活血。
一是服务企业“走出去”。强化行司联动和境内外联动,依托农银国际和海外分行平台,加快发展内保外贷、贸易融资、跨境资金池等配套产品。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开展福费廷、内保自贷等业务合作,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二是助推现代服务业。坚决落实产业集中集聚集约“三集”发展要求,在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展现担当作为。认真贯彻政府支持生产性和生活型服务业发展意见,大力支持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和云健康等“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三是扩大小微信贷供给。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专门成立科技支行对接创新型成长型小微企业金融需求。落地“政府增信”机制,设立资金总额逾2000万元的政府科技风险池资金,通过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奖励和补助等方式撬动资金效能。大力推广苏微贷、苏科贷、金科通等创新产品。开展“一点一户”竞赛,强化“进园、进圈、进链、进村”一线前沿服务。联合镇江民营经济协会金融服务中心举办银企推介会,送特色小微金融产品上门。四是抓细抓实“三农”金融服务。始终高举服务“三农”、做强县域大旗不动摇。以重大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治等为重点,加大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广金农贷、农机贷、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贷款等创新产品,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强化对“百村万户”等扶贫开发项目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支持。创新“农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金融扶贫模式,产业化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在句容天王戴庄村设立服务“三农”创新示范基地,推广“农行+专业合作社+社员”模式。积极培育三农联络员、编外团委副书记等三农服务队伍。
三、夯实“四大基础”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能力
结合镇江农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商业银行须内外兼修、多向发力,从业务、队伍、管理、渠道四个维度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广覆盖、多层级、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光荣职责。
(一)着力夯实业务基础。
一是精准对接需求。区域上,突出三农县域,瞄准“大三农”、“新三农”、“特三农”发展方向加大信贷供给和服务投入,做好金融精准扶贫文章,补齐发展短板。行业上,稳步压缩“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行业。客户上,把政府作为最大客户,把小微企业作为关键目标,发挥资金导向作用。二是强化知识更新。加强新行业、新模式、新业态运行规律和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突出信贷政策传导,加大金融市场业务、政府购买服务和PPP项目融资模式等新业务培训力度。高度关注国家房地产政策、绿色发展导向和地方政府关于供给侧改革的各项指导意见。联合农业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常态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班。三是加快产品创新。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找准着力点,在政府金融、绿色金融、上市金融、跨境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下真功,围绕五大任务设计研发专项产品,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四是做实业务联动。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跨界合作,打造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债券、基金、资管计划等综合化服务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更大力度落实好“降成本”任务。
(二)着力夯实队伍基础。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去产能、去杠杆”任务,培育一批能够把握政策脉搏、能够洞悉市场变化、能够掌握前沿理论的信贷和投行业务人才,如精通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信贷创新的项目经理、理财师等。针对“去库存”任务,优先在本地户籍员工中培养一批专职从事房贷业务的客户经理,发挥其熟知本地地理、区位的优势,深入各大楼盘点对点做好住房贷款服务。针对“补短板”任务,组建三农、小微等专门服务团队,进村入组、进市场进园区,拓宽普惠金融服务面。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青年骨干的培养锻炼,加大纵横轮岗、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力度。此外,充分营造事业有奔头、晋升有机会、成长有空间的员工职业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着力夯实渠道基础。
打造畅通、高效、便捷的服务渠道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的重要保障。要积极构建物理网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渠道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一是实施“网点+”。持续优化网点网络布局,加强低效网点治理,提高网点服务效率。加快网点业务从线下向线上、柜面向自助机具过渡,加强劳动组合优化。推进网点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运作和多样化改造,抓住“硬件、软件、流程”三个关键进一步优化网点服务,改善客户体验。二是实施“互联网+”。把移动金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广掌上银行,挖掘公用事业、教育、物业、医疗、娱乐等多元应用场景。发展移动支付、供应链融资、电商平台等产品,积极对接电商化企业、淘宝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客户需求。创新移动资讯服务应用,加强银政企信息平台对接,及时向掌银客户推送金融政策、行业讯息、市场动态、发起专家咨询等服务。
(四)着力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优化制度流程。不断创新产品业务、营销管理和优化内部生产要素配置,以自身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助力供给侧改革。针对科技型、现代服务和三农客户轻资产、缺乏抵押物的特点,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优化信贷流程,建立独立审批人制度,推广信贷平行作业和前后台联合预审机制。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综合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机制,开展重大项目、重点客户、重点业务挂牌营销,加大小微企业、涉农贷款、不良贷款处置等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激励力度。三是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做实贷后管理,突出行业布局有增有减、客户选择有扩有收、担保方式有转有调,狠抓“客户、业务、押品”调查真实性。既狠抓传统操作风险管控,又高度关注金融市场、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贸易融资、反洗钱、网络金融等新兴业务风险,有效阻断反欺诈、P2P、理财类公司、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传染。
(农行镇江分行办公室 赵晓晖 鄢楚慧)
上一则:发展资产业务,助力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