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助企惠民

火红产业带动居民走上致富路——镇江农行:金融支持“雪地靴之乡”活力涌动

日期:25-03-21 浏览量:16

寒冬到,靴子俏!每逢飘雪的隆冬,人们就要迫不及待地走进各大商场、超市,或通过网购,为家人们准备好一双防寒保暖的雪地靴。

 而这些占据国内外各大商超货架、网店显眼位置的雪地靴,大多来自被誉为“中国雪地靴之乡”的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雪地靴产业是高桥镇的传统产业,也是让高桥蜚声海内外的特色产业,更是点亮高桥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

走进高桥镇的商业街,道路两旁的门面房鲜有空缺,鞋料销售、快递物流等各类商铺密密麻麻,绵延不断。漫步在高桥镇各大鞋厂,随处可见整装待发的各式货车,一张张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前来提货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煞是热闹。据了解,占据全国行业总产销量40%的雪地靴都产自这里。

该镇拥有分工协作、相互配套且日趋完善的雪地靴产业链条。“我这次是专门过来看看中国雪地靴之乡的雪地靴设计理念、制作流程工艺,这里的雪地靴制作精美、非常时尚。”在高桥某皮业有限公司厂部的样品间内,一位来自黑龙江的销售商正驻足流连,被眼前琳琅满目、精美时尚的雪地靴式样所深深吸引。据高桥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镇拥有裘皮及雪地靴配套企业近400家,电商800多家,年产雪地靴1500万双,带动就业8000余人,该镇生产的雪地靴国内市场占有量达40%,还远销美国、德国、澳洲等地,高桥镇雪地靴行业年销售总额达到了22亿元。

20世纪60年代起,勤劳的高桥人民从最初制作皮鞋开始,开启了制鞋业的发展。从模仿起步,到为知名品牌代工,再到创立高桥自己的品牌,经过60多年的发展,高桥的制鞋业已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颇具特色和一定规模的富民产业。先后获得“江苏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镇”“首批省级雪地靴特色产业园”等一系列荣誉,2016年高桥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雪地靴之乡”。

为了进一步扩大高桥雪地靴的影响力,2017年起该镇连续举办五届雪地靴文化节,同时,引进先进设计研发人员,征集发布区域品牌LOGO,不断擦亮“中国雪地靴之乡”金字招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在镇江某皮业有限公司办公室里,有着多年制鞋经验的企业法人冷老板说起制鞋的工艺、流程,熟练的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提起厂里一些技术好,手脚快的师傅,很自豪地说到他们的月工资至少有上万元。冷老板介绍,受制于季节性、部分用材价格涨价等因素影响,企业在发展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现在党和国家政策好,他自从1995年办厂开始至今,一有融资需求,就获得了来自农业银行持续不断的支持和助力。冷老板说:“今年我们又承接了一沓海外订单,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最近,农业银行又给我们厂发放了500万元贷款,帮助企业购买材料,垫付工人工资等。可以说,我现在的发展都是靠农行一步步扶持起来的。”

在高桥镇,像冷老板这样从事雪地靴制作与生产的企业主有近百家,而这也是当地农行全力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个主要方向。一直以来,农行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对接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的金融需求,广泛宣传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不断提升资金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特色产业客户注入发展动能,进一步擦亮普惠金融工作的为民底色。

农行镇江高桥支行负责人表示,面对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国有金融机构,高桥支行结合本土雪地靴产业发展实际,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为重点,通过“惠农e贷”“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等特色金融产品,对许多有融资困难的客户群体加大支持力度,助力高桥雪地靴行业的不断传承和产业发展。

一部《靴行天下,从高桥出发》的宣传片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雪地靴产业在高桥从默默无闻到“破茧成蝶”,从偏居一隅到网达全国,成为颇具辨识度的地域文化标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目前高桥镇已形成完整的雪地靴产业链,全镇产业90%以上以雪地靴产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这其中,也有着当地农行的默默付出。早在2021年,农行镇江高桥支行就依托产品、渠道、服务优势,探索“党建+电商+农行”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路径,该行先后与高桥镇京江村、镇扬村、四方桥村等信用示范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意向,密切沟通联系,不断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农行镇江高桥支行累计为高桥镇一千余户从事雪地靴生产经营的商户及相关企业及个人提供了贷款支持。其中,2024年新增贷款投放100余户,行业累计投放贷款金额已超亿元,助力于“中国雪地靴”之乡发展“特色经济”。在金融“及时雨”的滋润下,高桥雪地靴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  孙建远  李彪)

Copyright © 镇江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